1. 首页 > 热点解读

媒体评河南高考作文题目

关于河南,高考作文的百科知识,杜亚百科将为您整理了如下知识点。

河南,高考作文

“随着互联网的普及、人工智能的应用,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。那么,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?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?请写一篇文章。”这是今年河南高考作文题目。

出这样一个作文题,让考生去回答,问题很实在,只为答案更精准。问题是否越来越少之问,答案显而易见,探索无止境,问题无穷尽。提出这样的问题,言外之意更在乎如何作答,高质量发展的答卷更为精彩。互联网的普及、人工智能的应用,这是时代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,倘若我们还只是一味依赖工具去解决相关问题,能提交的答卷十分有限,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,技驭于人,把答案牢牢掌握在人类自己手中,才会有我们所想要的生活。

相信不少考生在答完这道问题后,会情不自禁地去问一下AI我写的作文能够打多少分。其实大可不必,AI并非万能,能够运用AI得到答案的问题都不是问题,问题更在于我们自己,人定胜天,思想的武器更是弥足珍贵,我堂堂中华儿女,岂能为器所困。

遇到问题,急于得到答案,这是我们一般人的想法。于是乎,急功近利、拔苗助长,抑或是寻师问道、交流互鉴,甚至是画蛇添足、狗尾续貂,投机取巧的途径相当之多,能够发自内心从自身实际出发的思考极为有限,不得不问,身处世界之变的我们,为外物所困实在太多,能够发自内心的作为实在太少,活来活去最终活成别人想要的模样。心即理,心外无物,心物相通,复杂多变的时代,我们更需要用心去审视心问之间的联系,知行合一致良知。

看看我们所交的答案吧,问题产生,调查研究,制定方案,落地生根,新问题出现,答案远远落后于问题的产生,这样的答案又如何称得上精准?头痛医头脚痛医脚,拆东墙补西墙,缺少基于问题普遍联系的寻根究底,按下葫芦浮起瓢,很多时候我们的作为不是在解决问题,更是在激化矛盾,谈何问题会越来越少?看看我们生活之中的那些形式主义吧,有多少是能够从实际出发而真正解决问题的,拍拍照、打打卡、开开会、留留痕,就能够心安理得,如何又会有“时时放心不下”的责任感。

人工智能确实好,但它永远代替不了人。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,思想才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所在。解决中国的问题,需要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,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,这个没有现成的经验照搬,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丰富,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满足是一种多样化的需求,知行合一推动理论与实践的融合生长,答案更为精准,高质量发展更会有我们所想要的答案。

问题导向,这是解决问题的基本态度与途径。问题是什么,为什么要解决,如何去解决,厘清前因后果,运用普遍联系观点,针对问题的根本所在精准发力,时代之问需要这样作答。站在人生重要考试中的考生,不必纠结于如何才能快速得到答案、问题的多少之问,更在于考验我们的答案如何更精准,无论今后从事何行何业,守住善心我心光明,青春无限美好,以奋斗创造美好生活,每个人都可以为自己的人生交出精彩答卷,让众多的问题都能回归到一个我能为这个社会做些什么,在适合自己的领域放飞青春梦想吧。(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周芳元)

网友看法

1、网友天瑞地安无语:图片评论

版权声明:本文来源于互联网,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,杜亚百科网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,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。

联系我们

在线咨询: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微信号:79111873